【重點】
  《林間最後的小孩》 理查德·洛夫
  中國發展出版社 2014年9月
  “有個孩子在一天天長大,/他第一眼看到的東西,/他就成了它。”這是惠特曼的詩句,說的是人生初印象對孩子們的影響。理查德·洛夫在他的名著《林間最後的小孩》中,把這首詩作為題記,希望人們能把孩子還給自然,把自然還給孩子。
  聽上去不可思議,但構建孩子與自然的關係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特別是在我們的生活變得日益電子化的今日。理查德·洛夫在書里兩次引用一個四年級小男孩的話:“我更喜歡在屋裡玩,因為屋裡才有電源插座!”
  《林間最後的小孩》由自然之友組織編譯,雖然主題重要,卻影響不彰,這次推出增訂新版,希望讀者由此認識到洛夫的警告:我們身邊正有越來越多的“自然缺失症兒童”。【譯文】
  《穿越火焰》
  盧·里德
  南京大學出版社
  2014年9月
  盧·里德是搖滾樂史上最重要的歌者之一,再過不久,就是他去世一周年的日子了。此時讀到他的歌詞集的中譯本,感受到的,是與逝者同樣逝去的,那段聽著搖滾樂長大的青春吧。作為搖滾教父,盧·里德曾經豪言“Life was saved by rock &roll”,但最終我們發現,日子也還只是日子罷了,而盧·里德與地下絲絨樂隊,也都正在成為歷史。《三個世界的西班牙人》
  希梅內斯
  漓江出版社
  諾獎詩人希梅內斯的散文小集。希梅內斯的文字柔美而憂傷,《悲哀的詠嘆調》、《小銀和我》等名著莫不如此。《三個世界的西班牙人》稍稍不同,氣質卻相通。此書以西班牙語世界的作家、詩人、藝術家、學者為對象,對阿索林,畢加索,魯文·達里奧等人進行文字素描——作者本人稱之為抒情漫畫。【文學】
  《老生》
  賈平凹
  人民文學出版社
  2014年10月
  賈平凹的新長篇,以解讀《山海經》的方式來推進歷史。老作家寫“老生”,面向的是生死,更是歷史。書中的靈魂人物老生,是一個在葬禮上唱喪歌的職業歌者,他身在兩界、長生不死,他超越了現世人生的局限,見證、記錄了幾代人的命運輾轉和時代變遷。《閱讀ABC》
  埃茲拉·龐德
  譯林出版社 2014年9月
  何謂文學,如何讀書?詩人陳東飆翻譯了詩人龐德的這本導讀式小書,但一句“文學是在可能的極致程度上充註了意義的語言”,又讓這本小書不可避免地變得厚重起來。順便推薦一下這整套“名家文學講壇”叢書,龐德是這套書的第17本,這套小書在作家、詩人和批評家不同的言說中,讓讀者與文學的多樣性相遇,也讓讀者思考文學價值的恆定特質。【生活】
 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?是生離死別還是不告而別,還是有預謀的離別?前衛藝術家蘇菲·卡爾以親身生活為樣本,創作了這一關於痛苦的藝術作品。她在旅途中被男友拋棄,以此為節點,用244張照片和8萬文字記錄了分手前的92天與分手後的99天生活影像。最終,讓疼痛結成了傷疤。
  《痛》 蘇菲·卡爾 著
 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4年10月最近幾年,提起新疆,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不是她的美麗與好客,而是一樁樁的暴力事件,還有因此鐫刻於人心的恐懼與危險感。但事實上,新疆又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,那遍佈北京的新疆小館,就是最好的證明。很有可能,發展中的內地和相對欠發達的新疆,互相之間是缺少了一點點理解與溝通的,這本《我從新疆來》便可以為這溝通打開一扇小窗:它告訴讀者的,不僅僅是新疆的美,還有新疆人的美與善。
  《我從新疆來》 庫爾班江·賽買提 著
  中信出版社 2014年10月【歷史】
  蒙森,歷史學家,卻是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——他大概是在中國讀者最少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之一了。讀者少的原因之一,有可能是時間,《羅馬史》第一卷是在1994年才翻譯出版的,而現在的四五兩捲又讓讀者等了20年——這時候離蒙森得獎都過去112年了……不過由此,也可以讓讀者對《羅馬史》的散文風格,稍稍有所期待。
  《羅馬史》 蒙森 著
  商務印書館 2014年9月在四捲本的《戰後歐洲史》之外,托尼·朱特還有這本關於歐洲的小書,作者自稱“本書既非隨性之作,也遠稱不上歷史著作”,但它要處理的問題卻是巨大而現實的:歐盟的未來與歐洲統一的可能性。朱特自稱非常希望歐洲能實現統一,但他同時認為,“真正統一的歐洲完全是不可能的”,作者最後呼籲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或重新認可民族國家。
  《論歐洲》 托尼·朱特 著
  中信出版社 2014年9月
  本版撰文/新京報記者 塗志剛  (原標題:書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05aprwc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